当前位置: 首页>协会>书法>协会资讯>协会动态
0
【篆刻教程3】 识印(三)
信息来源:    责任编辑: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09-14

汉代在中国文化史上,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。她在军事上的强大、经济上的全面发展,使得农业、手工业、以及相应的上层建筑,如哲学、文学、史学、科技、艺术等,都无不超越前代。由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诸因素的影响、手工业制品也得到兴盛发展。这些都给印章艺术的发展,创造了条件,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。加之当时有用印之嗜,厚葬之风,生前官民皆人手一印,死后随之殉葬。因此,汉代印章特别发展与成熟,不论在形制工艺,印钮等方面都极为完备精美,一直为后代篆刻家作为学习的典范,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所赞赏。本篇摘录自刘江著《篆刻教程》,与读者分享汉印临摹、创作等相关知识。(来源 西泠印社)

02/识印

汉代是刘邦拥为高帝始(公元206年)到曹丕取代献帝时止(公元220年),前后经历了426年。划分年代,主要是从出土汉印时作过科学发掘,或根据官职与文献的记载,或两者结合,来考订确切的年代。

按朝代而分

(根据朝代分,大概有六种分类:西汉时代官私印,新莽时的官私印,东汉时的官私印,曹魏时的官私印,晋代官私印,南北朝官私印)

1.西汉时代官私印

西汉官印,多承秦制,往往有田字格或日字格,直至中期。西汉初期官印较大,大者有2.6厘米见方,晚期一般在2.3厘米见方。如:

(1)“苍梧侯丞”。

铜质,2.4厘米见方。苍梧侯为武帝时,派遣大军南下广西苍梧一带,当地苍梧王赵光降汉,封隋桃侯,军侯是武官,“苍梧侯丞”为当地武官,其他有“会稽太守”等。

 

苍梧侯丞

(2)“康陵园令”。

《汉书·平帝记》载:帝以元始五年(公元5年)崩,葬康陵,并移民守护,此印就是当地守护县令的官印。其他还有为皇帝陵守侯官印如“霸陵园丞”、“睢陵家丞”等。

 

康陵园令

(3)“馆陶家丞”。

《汉书·孝文窦皇后传》载:“文帝立数月,公卿请立太子,而窦姬男最长,立为太子。窦姬为皇后,女为馆陶长公主。”“馆陶家丞”,当是馆陶公主的家丞。

 

馆陶家丞

(4)“汉匈奴栗借温禺鞮”。

此印是1973年內蒙文物队在伊克昭盟征集所得。栗借为匈奴贵族姓氏,温禺鞮是匈奴王号之一。汉时为了维护边界和平,曾数次颁发给匈奴族王以印绶。从此印风格看,当是西汉后期之物。

 

汉匈奴栗借温禺鞮

(5)低级官吏的半通印。

如“沈乡”、“梁菑农长”、“王属啬”、“榆畜府”、“尚浴”、“廥印”等。

 

尚浴

  

廥印 

 

(6)西汉私印。

如1968年河北满城出土的刘胜墓中的“窦绾”、“窦君须”的两面印。1958年四川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橔墓出土的“杨广成”、“杨安国”两面印。1976年在洛阳邙山出土的“卜千秋印”,1959年在洛阳西郊319号汉墓出土的“樊委”印。1958年洛阳西郊3201号汉墓出土的“樊长印”。1959年长沙颜字972号墓出土的“陈寿”印等。1973年江苏连云港东门外钢瞳庄出土的“霍贺之印”等。

 

 

 

杨广成

 

 

杨安国

 

 

 

 

卜千秋 

 

 

 

梦晏樊委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霍贺之印 

 

2.新莽时的官私印

新莽时在度量衡、官制上都意图复古,所以印大小多是2.3厘米见方。官印改县令为宰;爵称有“子”,有“男”,此外还有“马丞”、“空丞”等特有的官名,官印多用五个字。二千石以上称“章”,二千石以下称之为“印”。也有用六字的。五字印,多为三行,“印”、“章”等末字独占一行,是为特色。书体整齐秀美,制作比较精巧。

 

 

光符子家丞

 

 

 

 

昌威德男家丞 

 

 

 

蒙阳宰之印

 

 

 

寘安马丞印 

 

 

 

新西河左伯长 

 

 

 

 

军司马之印

 

 

翼汉将军章

 

 

 

新成顺德单右集之印

 

新莽私印大小,比官印略等。有的稍小。文字亦多为五字印,是为特征。如“高鲔之印信”、“杜嵩之信印”等,另在1969年在陕西扶风出土的“王忠之印”;1972年在扶风段家之出土的绛帐永康“颜音”等,以及“姚丰之印信”、“□隆之印信”等均是新莽时私印。

 

 

杜嵩之印信

 

 

 

 

颜音

 

 

 

姚丰之印信

 

 

 

 

□隆之印信

 

3.东汉时的官私印

东汉官印,有铸有凿。铸印作方笔的较多,凿印虽不如铸印整齐。但其大胆豪放的用刀,疏密自然的风致,自有特色。文字严谨已不如西汉,常有不合“六书”的现象。如“蠡吾国相”中的“相”字,其“目”作“自”,显为讹变。从出土情况看如“朔宁王太后玺”是1954年修筑宝成铁路时出土于陕西阳平关。龙兴七年(公元31年)获封为“朔宁王”,此印当是封赐印。1980年在江苏邗江县甘泉乡汉墓出土,有“广陵王玺”。1947年底,在青海大通县后子可公社出土有“汉匈奴归文新汉长”,半通印有“北乡”、“武陟府”等。

 

 

蠡国五相

 

 

 

 

广陵王玺

 

 

 

 

汉叜邑长

 

 

 

 

外里祭尊

 

 

 

 

琅玡相印章

 

 

 

 

北乡

 

 

 

 

武徒府

 

 

 

 

汉匈奴恶适尸逐王

 

东汉私印,有铸有凿、朱文印渐多,也有朱白相间的。还有姓名与四灵边相结合的。两面印、套印、三套印,也是这时的创作。形式多样,制作精美,这些都充分表现了古代印工的巧思和制作技术。出土的有1954年在云南昭通二平寨“梁堆”汉墓的“孟塍之印”、“孟塍”母子印,以及1972年在云南昭通“梁堆”汉墓距百米外汉墓中出有“孟(玨完)之印”、“孟(玨完)”、“伯藕”三套印。以及1974年前后在安徽毫县城南效马园村出土的“曹宪印信”、“曹宪”狮钮母子印。1972年在四川朴亭县城东崖墓中出土的“王表言事”铜印,1972年在安徽毫县凤凰台一号汉墓出土的“丁崇”等。

 

 

孟塍之印 

 

 

 

孟塍

 

 

 

孟(玨完)之印

 

 

 

孟(玨完)

 

 

 

伯蒲

 

 

 

曹宪印信

 

 

 

曹宪

 

 

 

丁崇

 

4.曹魏时的官私印

这时的官印中,颁授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最为清楚,如“魏率善胡邑长”、“魏率善姜伯长”等,有文献记载的,如:

“广武将军章”,在清代洪饴孙《三国职官表》中载:魏广武将军一人第四品。

“长水司马”,在《晋书·职官志》载:有“屯骑步兵、赵骑、长水、射声等校尉,是为五校,并汉官也。魏晋逮于江左、犹领营兵,并置司马,功曹、主簿。”

 

 

魏率善氏邑长 

 

 

 

广武将军章

 

 

 

长水司马

 

 

 

魏率善氐邑长 

 

曹魏时私印,其书体近似魏正始石经中篆书,多悬针篆一路。有套印和六面印出现。如“曹新妇白疏”等六面印。

 

 

曹氏

 

 

 

 

妾言疏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曹新妇白疏 

 

 

 

印完 

 

 

 

曹氏印信

 

5.晋代官私印

此时的官印,仍以颁给兄弟民族的官印为其主要标识。多凿印。如“亲晋氐王”、“晋率善倓佰长”、“晋匈奴率善佰长”等。从史籍可考证者,如“沙渠长印”,《晋书·地理志》载:荆州建平郡下有沙渠县。“殿中司马”,在《宋书·百官志》中载:为晋武帝时置(公元265-274年)。“典祠令印”在《晋书·职官志》中载:典祠令殆祠部尚书属官。又王国属官有典祠令。出土的如,山东滕县出土的“奉车都尉”、“永贵亭矣”、《晋书·职官志》:奉朝清下有武帝亦以宗室外戚为奉车、附马、骑三都尉,而奉朝清焉。“武乡亭侯”为甘肃嘉峪关新城公社晋墓出土。

 

 

亲晋氐王

 

 

 

晋昌侯印

 

 

 

晋匈奴率伯长 

 

 

 

晋乌丸归义侯

 

 

 

沙渠长印

 

 

 

永贵亭侯

 

 

 

奉车都尉

 

 

 

武乡亭侯

 

晋代私印,出土的有南京老虎山晋颜綝墓出的“颜綝”六面印。綝为颜含之孙,《晋书·颜含传》:含有三子:髦、谦、约。在《金陵通传》中载:颜髦字君道,父含,子綝,字文和,州西曹骑都尉。又颜谦妇刘氏墓墓砖志:刘氏在晋永和元年(公元345年)九月葬,由此亦证此印为晋代。又此时多朱文私印,如套印与六面印中的“马忠印信”、“马忠”、“白方”等。

 

 

颜綝 

 

 

 

臣綝

 

 

 

颜綝白事

 

 

 

颜綝白牋

 

 

 

颜文和

 

 

 

白记

 

 

 

马忠印信

 

 

 

马忠

 

6.南北朝官私印

南北朝官印,因当时邦国众多,战乱频繁,制度也不统一。因此印制也逐渐加大,文字多为凿制,文字结体,笔法,用刀皆多草率,或存缪误。南齐以后,始用朱文,多出铸造。因传世品不多,能确定其时代的,略述于后。

(1)“凌江将军章”,这是刘宋时官印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载:四征将军下有凌江将军。

 

凌江将军章

(2)“怀州剌史印”,此系北魏时官印,解放后,在河北省景县北魏魔奴墓出土。同时出土的还有“冠军将军印”、“高城矦印”。同墓出土封氏墓志说:“追赠使持节冠军将军,怀州剌史,进爵高城侯。”此印文字草率,几不可识,证明系殉葬所用。

 

 

怀州剌史印

 

 

 

高城矦印

 

(3)“镇北将军章”,《宋书·文帝纪》:元嘉元年(公元424年)镇北将军擅道济进号征北将军。

 

镇北将军章

(4)“冠军将军事”《北周书·宇文导传》:以功封饶阳县矦,拜冠军将军。

 

 

冠军将军事

 

(5)“安昌县开国男章”、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豫州初安郡有安昌县。又《官氏志》载:开国县男从第五品。

 

 

安昌县开国男章

 

(6)“建威将军章”《宋书·武帝纪》载:义熙六年六月,以司马庚悦为建威将军,江州剌史。”

 

 

“建威将军章”

 

(7)“阳翟令印”,《魏书·地形志》:郑州属有阳翟郡,下有阳翟县。

 

 

阳翟令印

南北朝私印传世较少,加之其体制与汉魏私印区别不大,有传世印也较难区别。现仅依出土的与官印文字类同者,举例如下: 

 

在镇江博物馆藏有“民侨”、“□□王氏”、六面印,此是在江苏镇江市焦湾公社候家店南朝墓出土物。此印另四面为“南帝三郎”、“大一三府”、“三五将君”、“东治三师”,都是道教系统的职官,可能此印主人王民桥生前为道教中人。

 

 

民侨

 

 

 

□□王氏

 

 

 

三五将君

 

 

 

东治三师

 

 

 

大一三府

 

 

 

南帝三郎

 篆刻教程

 

第一讲 、第二讲、第三讲